- A+
L拉我去吃饭。
我说,今天是我减肥第一天。
他说,那正好,吃饱了明天继续。羡慕你年轻多好,可以多走出来看看,女孩子还是要多见见世面,多看看好东西,见一百个垃圾渣男不算见世面,见一个顶好顶好的人才算。你见的,也不少了。
我说,我这才哪到哪,见得越多,越发现自己的无知。你刚说的特别对,不仅女生,男生也是如此,见过好的,就有了标准。
他说,我以前就是太年轻,错过了女神。男生还是成熟的太晚。
我说,讲讲故事?
他说,哎,过去的不讲了,太幼稚,现在明白了,男人真心喜欢一个女人,会问她,你喜欢什么,你想过怎样的人生。而不是自私到只想我要怎样。
我说,这确实是很少见的,所以真心才难能可贵。见了一对对,听了那么多故事,更多的都是一些在正式交往前就开始斤斤计较付出,相处时尽可能多的索取,分开时冷漠切断损失的普通男人。万物都有其价码,女神,也有,你给的起,自然就成交了。这个价码,是多面的。
他说,到了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,没有用钱砸不下的女人,如果早明白这个原则,世界会美好很多。
我说,不管男神女神,既然你觉得是“神”,肯定比你更懂。
他说,年轻时候就是觉得感情里追求那么多物欲做什么,多点精神财富多好,其实是自己太弱了,对真正的实力所知太少。真相往往都是残酷的。
到了商场,看到名创优品,都知道它的极致性价比。
上个星期回北京,在商场看到很多高仿版名创优品已经遍地开花。
如果只有性价比,那永远会有人能比你更便宜。
性价比是无止尽的。
更何况还有黑心的无良性价比。
渠道品牌,适合打性价比。
这也是供应链的问题。
但是产品品牌,并不应该把性价比作为品牌价值的唯一核心。
没有哪个消费者接受一个新品牌的原因只是便宜,一定是更好地解决了Ta的什么需求痛点,顺便还不贵。
L说,买衣服我就只买牌子的,在抖音上买过两次衣服,啥玩意都不能穿,还是直接去店里买Nike省事多了。
他是典型的80后。
但是这改变不了现在是做国货的好时代。
全球最大市场在这,供应链可以的,新消费人才OK了,重要的是本土市场的心智习惯准备好了。
心智啊心智,一点都不虚。
虽然80后对国货的认知大部分是廉价。
但90后对国货的认知是潮。
我对他说,不好意思,你不在我的客户范围之内。
先舍弃,再拿起。
我们到底为啥需要品牌呢?
是有多好么?
好的标准又是啥呢?
我想,品牌代表的并不是“最好能有多好”,而是“最差也差不到哪里去”。
你的上线是人家的底线,这就是品牌带来的安全感。
选择品牌,意味着增加你的满意几率,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购买行为,加深对该品牌品质标准、物理属性的信赖感,同时增加交互,产生对该品牌心理属性的审美、价值观认同。
所以做品牌要分清轻重缓急。
人心是最贵的,如果你不愿意拿出最大的成本去留住爱你的人的心,那么挣的每一分钱都是浪费的。
一些该花在刀口上的,一分钱都不能省。
我们很缺,缺的是品牌持续输出价值主张和独立审美的能力。
所以每一个设计,不是设计,不是名词,应该是交互,都是表达。
然后你的Ta接收到了,一次次。
确认过眼神。
嗯,就是你了。